Categories
网络服务项目

技巧运动是一项融音乐、舞蹈、静力性平衡、动力性动作和造型动作为一体的体育竞赛项目,主要以静力性平衡动作和翻腾、抛接等动力性的动作为主,并在这些动作的基础上完成一定的造型动作,是国际体操联合会认可的正式比赛项目。

技巧单人项目和传统体操项目相似,要求技巧运动员完成各种手翻、空翻及空翻转体等动作。

而技巧双人、三人、四人项目的难度则比传统的体操项目要高难,比如技巧双人项目,要求在音乐伴奏下由两名技巧运动员在12米见方的技巧比赛专用的比赛板垫上共同完成动作。

两名技巧运动员分为一上一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整套动作,动作通常是一人在另一人的手臂、肩、头、脚、腿等部位为支撑点来完成各种倒立、平衡、造型及翻腾等动作,在下边的技巧运动员则以站立、坐、卧、弓箭步等不同姿势,将上面的技巧运动员推起、抛接、托举、提拉、扶持,来完成双人动作,其中还必须按要求穿插两人同时在地面上做单人翻腾、体操或舞蹈的规定的单人动作。

而技巧女子三人项目难度再提高,由三名技巧运动员分为上、中、下三个位置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整套动作,主要动作在技巧双人项目动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种罗汉造型以及单人舞蹈动作。

刘菲与技巧运动

1979年,刘菲出生在辽宁省本溪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除了父母的微薄的工资外再无其它,家境一般。

刘菲和大多数北方女孩子一样,生得身材修长,这为她日后的技巧运动生涯提供了基础与可能性。也许是由于刘菲天生的技巧运动天赋,让她自小就很喜欢体育运动。

刘菲的身体柔韧性极好,四肢灵活,非常适合技巧运动,加上她喜欢运动的原因,在别人眼中又累又枯燥的体能训练对于刘菲而言却是兴趣所在。

1993年,14岁的刘菲被进入本溪市业余体校,开始了技巧运动的正式学习。两年后,训练刻苦、学习、提高速度、训练成绩都表现突出的刘菲1995年时被挑选到辽宁省技巧队进行更为专业的学习与训练,16岁的刘菲成为了一名即将有机会站上赛场参加竞技的省队队员。

进入省技巧队后,一方面是因为省队的训练强度,一方面是因为想专注于技巧运动,在技巧运动上有所成就,刘菲最终选择放弃了文化课,将自己的未来都投注在了技巧运动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孤注一掷的刘菲在天赋中成长,更在努力中开花结实,渐渐在省队中脱颖而出,到省技巧队一年后,在训练与成绩都表现优异的刘菲带着省技巧队的希望,揣着自己的冠军梦想,从1996年开始刘菲便代表辽宁省技巧队参加全国技巧运动比赛,并在第一年走上全国的技巧运动竞技赛场时便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1997年,刘菲再次代表辽宁省技巧队参加全国比赛,并为辽宁省技巧队夺得全国冠军,这也是刘菲人生中的第一个全国冠军,这一年刘菲18岁。

技巧运动的最高赛事是由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办的每两年一次的世界技巧锦标赛,1998年的世界技巧锦标赛在白俄罗斯明斯克举办,那一年19岁的刘菲作为中国体育代表队的一员走上了世界技巧锦标赛的竞技赛场。

刘菲不负众望,终于身披国旗,为国争光,在技巧女子三人项目中与队友一起为祖国斩获了一枚世界技巧锦标赛的金牌,夺得技巧女子三人项目冠军。

作为一名运动员,19岁的刘菲此时已登上职业生涯最荣耀的巅峰,只是刘菲没有想到,19岁的人生本该憧憬与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是希望满满的崭新开始,但对于她而言却成为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走向黯淡的开始。

世界冠军,伤痛堆积起的荣光

无一例外,当你站在世界冠军的高台之上,大家看到的是世界冠军的荣光,只有你自己能看到这荣光升起前那个在无休止的训练中,同一套动作无数次反复练习中的自己,只有你知道这世界冠军荣光其实是万千汗水折射出的光芒。

而作为技巧运动员,除了要付出与其它运动项目同样多汗水的艰苦训练外,由于技巧运动项目的内容难度,技巧运动员要比其它项目的运动员面临更多的伤痛。

从技巧运动特别是技巧双人项目和技巧三人项目的动作内容不难看出,技巧运动的竞技难度要比传统体操更为复杂,需要高度的身体技巧与配合度,很多手翻、空翻、抛接动作并不只是如传统体操一样直接在地面完成,而是以队友为支撑点、由两个人或三个人来配合完成。

只要想象一下技巧女子三人项目中的三人叠罗汉,下面的技巧运动员要徒手支撑上面两个人的重量,而最上面的技巧运动员双手支撑在中间的技巧运动员上举的双手上做倒立一字马的动作,就可想而知它的竞技难度了。

而作为技巧运动员在高强度与高难度的动作训练中,受伤几乎是家常便饭,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是作为技巧运动员哪有几个一百天可以等待伤情完全恢复再继续训练的,她们都的训练都是伴随着伤痛一起进行的。

无数的倒立、手翻、空翻、空翻转体、抛接动作中,隐隐作痛的伤处似乎已成为完成动作必然的组成部分。刘菲的世界冠军就是汗水与数不尽的伤痛堆积而成了。

2000年,21岁的刘菲,年纪尚在韶华,可是身体已经在日积月累的伤痛中不负重荷,刘菲无法再以最佳的状态应战比赛,无奈选择退役。

退役后的刘菲,并没有能够生活在世界冠军的光辉中,反而卸下战袍的刘菲才清晰了自己在勇夺世界冠军的路上留下了多少伤痛。

曾经专注于训练与比赛,大大小小的伤与训练和比赛相比都微不足道,从未在意,如今退役才清醒的感知到那些伤痛的痛楚和给身体造成的伤害,退役后本该放松生活的刘菲反而因为日积月累的伤痛而尝尽艰辛。

生活开始无奈而黯淡,刘菲休养一段时间后仍要面对现实生活的衣食住行,为国争光时的奖金早已用去偿还曾经培养自己时的花销用度,父母日渐老去,支撑生活的经济来源必然越来越吃力,刘菲需要一份工作来断续退役后的生活。

但因为身体的原因和专业限制,刘菲一直没能够找到一份称心体面的工作。几经辗转,刘菲终于找到了一份体育代课老师的工作,但月薪还不过千。

一面要承受身体伤痛的痛楚,一面要面对生活的拮据窘迫,曾经的世界冠军的世界已经颠覆,刘菲现在只是一个如大多数人一样为了生活奔忙的普通人,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她曾经的荣耀,也许就连她自己也已被现在的生活模糊了双眼,再看不清曾经的荣光。

小结:

不知道现在的刘菲如何看待曾经的付出,那如烟花一样疼痛的燃烧了自己才得以绽放的瞬间绚烂,是否足够照亮她整个人生。燃烧过后,瞬间光华消散,余生徒留灰烬,在拮据生活中刘菲的轻轻叹息,不知是在遥想曾经的光华,还是在感叹现在的无奈,亦或是对人生起落的探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