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网络服务项目

赛场中,选手们各个打起十二万分精神,不停围绕球桌踱步、观察,思考最佳角度和全台布局,争取一杆定乾坤,但往往局势瞬息万变。

这也是台球比赛阔别运动龙城大联赛系列赛事4年后焕新归来。“今年,我们把战场设在了乡村,计划将比赛打造为‘村BA’‘村超’一样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在切身感受到“苏超”成为江苏城市推介引流大会带来的热度后,常州市台球协会会长陈卿澍有了更为具体的想法:“我们也正在策划把总决赛办进景区,让台球这项室内运动走到室外,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让更多人见证、感受和体验台球运动的魅力,在推广台球运动的同时,促进常州美丽乡村文体旅融合发展。”

来自天宁区红梅街道胜利村的选手朱燕峰告诉常体君,台球可谓是胜利新村村民间的“顶流”运动。十多年前,胜利村拆迁,近半数村民都拆迁安置在金梅花园,村委采购了两张台球桌放在小区地下室,自此,这里成了金梅花园和附近居民区最热闹的地点之一,每到晚上都是人气满满。村委连续5年牵头举办台球比赛,参赛人数逐年增加,成为了红梅街道的“村台”赛事。

朱燕峰自己也是台球资深爱好者:“1986年,小学5年级的我接触到了台球这项运动,那时候常州的台球桌很少,放学后我和小伙伴要骑10多分钟自行车,赶到当时红菱村的台球厅打上几局。”现如今,50岁的朱燕峰在工作之余,也每周与好友约上三四场球局,“身边打球的有十一二岁的小朋友,也有七八十岁的老朋友,台球这项运动的最大魅力,就是人人可参与,随时可开赛。”

据悉,当前,常州全市有球房超500家,年相关消费规模约4亿元,经常性参与人口超10万,台球桌上正在掀起又一股新旋风。

文字/编辑:刘勤

摄影:陈勇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